后跟,足跟,疼痛,跟腱,骨刺

提問: 足跟疼怎么辦 問題補充: 右腳足跟經常疼痛,走一會兒又好一些,請問如何治療? 医师解答: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,臨床上主要有:(1)跟腱周圍炎;(2)跟骨骨刺;(3)跟骨骨膜炎;(4)跟骨下脂肪墊損傷;(5)跟骨骨折;(6)跟骨皮下滑囊炎(7)跗前段時間,我的腳后跟突然疼了起來,不僅走路時疼,連用手觸摸也疼。一天晚上疼痛難忍,我突發奇想,半夜起來用食醋涂抹腳后跟。沒想到第二天,腳后跟疼痛竟然減輕了許多。一連幾天我都堅持用醋涂抹患處,讓我吃驚的是,它居然全好了。 (吳秉林)骨竇軟組織勞損;(8)跟骨結核等。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:1、休息;2、選擇厚底、鞋底不能軟、鞋墊軟一些的鞋子,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;3、足跟部應用軟墊,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,保護足跟減輕摩擦;5、功能鍛煉。 治療方面: 1、理療; 2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如;如戴芬 75mg/粒 日1次; 或萘普生 250~500mg 早晚各1 次 ; 3、局部封閉治療; 4、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,減輕刺激,緩解疼痛; 5 中藥治療: 100克紅花、500克艾葉,平均分為20份,每天1份用紗布包裹加水煮開--用水量為漫到腳踝處即可,泡腳。有通經、活血、化淤作用; 五川靈仙湯熏洗治療足跟痛:藥物組成:川芎20克,川烏20克,川牛膝30克,川斷30克,川椒20克,威靈仙30克,木瓜20克,透骨草30克,雞血藤30克,玄胡20克,乳香20克,沒藥20克,芒硝50克,食醋250毫升。 用法:將前12味藥物放鍋內,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,浸泡1—2小時,煎沸30—40分鐘,倒入盆內,加入芒硝、食醋攪勻。先用熱氣熏蒸患處,待水溫不燙時浸洗患足。水溫下降時可再加熱,每次熏洗時間不應少于1小時,早晚各1次。1劑藥可用2天。 前段時間,我的腳后跟突然疼了起來,不僅走路時疼,連用手觸摸也疼。一天晚上疼痛難忍,我突發奇想,半夜起來用食醋涂抹腳后跟。沒想到第二天,腳后跟疼痛竟然減輕了許多。一連幾天我都堅持用醋涂抹患處,讓我吃驚的是,它居然全好了。 (吳秉林)你這是跟腱炎,俗稱跟骨骨刺。1、六味地黃丸,8粒3次。2、局部注射。3、中藥熏洗。4。穿帶空鞋墊。足跟痛是人們常見的病癥,長途步行或從高處跳下,致腳底筋腱受損傷,局部產生創傷性炎癥的結果。最多見的是中老年人,另外,一部分人的跟骨骨刺也能致痛。對于足跟痛的治療多種多樣,但采用食醋浸腳療法,效果甚佳。方法是:用食醋約2斤加熱到腳足可浸沒,倒在腳盆內每日浸腳半小時左右或1小時。如食醋溫度下降,應再加熱,一般浸10天到半個月之后,足跟痛開始逐漸減輕,連續浸1-2個月,足跟痛即可消失。常引起足跟痛的疾病: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,往往發生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。是長期、慢性、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。表現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。在跟骨下方偏內筋膜附麗處可有骨質增生,形成骨嵴。在側位 x射線照片上顯示為骨刺。后者常被認為是足跟痛的原因,但臨床研究證明它與足跟痛的因果關系很難肯定,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,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。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。墊高足跟,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,前足跖屈,緩解跖筋膜的張力,都可使癥狀減輕。可于足根內側局部壓痛點進行藥物注射治療,每周一次,注射后多數病人在二周內可以治愈。 跟墊痛 常發生在老年人。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為間隔,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形成的彈性襯墊。青年時期,跟墊彈力強,可以吸收振蕩。老年時,跟墊彈力下降,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,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,引起足跟痛。跟墊痛與跖筋膜炎不同,在整個足跟下方都有壓痛。治療方法為使用海綿跟墊或局部藥物注射。 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,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。滑囊壁可變肥厚,囊內充滿滑液,局部腫脹,并有壓痛。治療方法宜改善鞋型。若滑囊腫脹不消,可以穿刺吸引,并可注入氫化考的松。 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于8~12歲的男孩。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,是在發育過程中,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,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,可雙側同時發病。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癥狀加重。骨骺愈合后癥狀自然消失。一般作對癥處理,可使患兒減輕活動,也可用跟墊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。 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后,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。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,負重時疼痛加重。若保守治療失效,則應進行跟距關節融合術。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。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癥者,有類風濕性脊椎炎,壓迫骶神經根的腰椎間盤突出,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。 參考資料:中華骨科進階網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,臨床上主要有:(1)跟腱周圍炎;(2)跟骨骨刺;(3)跟骨骨膜炎;(4)跟骨下脂肪墊損傷;(5)跟骨骨折;(6)跟骨皮下滑囊炎(7)跗骨竇軟組織勞損;(8)跟骨結核、腫瘤等。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:1、休息;2、選擇厚底、鞋底不能軟、鞋墊軟一些的鞋子,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;3、足跟部應用軟墊,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,保護足跟減輕摩擦;5、功能鍛煉。 治療方面:1、理療;2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;3、局部封閉治療;4、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,減輕刺激,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。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,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,當人行走時,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,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,造成疼痛。同時,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,一般來說,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。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腳部的骨骼、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,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,使腳掌受力均勻,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松。但是,有的制造商為降低成本,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,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,力量集中于腳掌的某一部分,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,使韌帶更容易發炎。 因此,要保護好腳后跟,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,特別是運動鞋;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。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,例如售貨員,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,則可以采用改變站姿的方法,前傾和后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柜臺放松一下腳關節,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。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,就應該停止運動,讓韌帶充分休息。還可以采用一種“跟骨墊”將后跟墊高,使腳掌受力點前移,減少后跟韌帶的拉力,幫助韌帶盡快恢復。 另外,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,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,骨科常常采用一種鉆孔減壓的辦法,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內壓增高,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,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,特別是有些女性,或者產后,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,容易出現腳后跟疼痛,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。原文地址:http://www.cathyworld.cn/html/cathy/2008/0507/1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sya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